抗糖=戒糖? ?大錯特錯! !
- healthlife my
- 2021年6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1年6月16日
“糖”對人體的作用: “糖”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。 “糖”類物質是由碳、氫、氧元素構成,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於“碳”與“水”的聚合,所以稱之為碳水化合物。 “糖”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,經過人體吸收之後馬上轉化為碳水化合物,供給人體能量。適量攝入,掌握好吃“糖”的時機,對人體是有益的。

有人說:糖會導致心血管疾病!有人說:糖會引發糖尿病!有人說:糖會導致衰老! 遠離高糖、碳水化合物食物,不僅能減肥還能抗衰老?這是真的嗎?今天就讓我們走進“糖”,揭秘關於“抗糖”的那些事兒。 什麼是“抗糖化”? 首先,了解什麼是“抗糖”,我們需要先來學習一個知識點:非酶糖基化反應,它是一系列複雜的非酶促反應。通俗一點就是,蛋白質和葡萄糖在體內發生一系列反應,形成“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(AGEs)” 。 注意了!注意了!而正是這個“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(AGEs)”,成為我們失去美麗、走上疾病的罪魁禍首! 它會導致蛋白質功能降低和老化,進而使機體組織發生衰老和病變;破壞組織的結構和功能,通過參與氧化應激,炎性反應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。 更可怕的是: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,AGEs會越來越多,而且這還是不可逆的!而我們說的“抗糖”,其實是通過自己的飲食和習慣,來減少AGEs產生。

抗糖=完全戒糖? 首先,我們在初中時就學過:醣類是人體三大營養物質之一,人體所需70%左右的能量都是由糖提供的。 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營養指南中也建議:成年人每日攝入的糖分要控制在25g-30g之間,體內缺糖將會引起各類疾病。 因此,抗糖並不等於不攝入醣類、完全戒糖。

抗糖=不吃碳水化合物? 從化學角度來說,糖的確於碳水化合物是劃等號的。 但是我們要控制的是:快樂肥宅水、甜點、奶茶等,還有麵條、包子、餅等,是這些容易弓|起血糖大幅度波動的碳水化合物。而對於全穀物、豆薯類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雜糧類碳水化合物,對身體健康還有很大益處。 很多人一說要抗糖,就減少主食的攝入量甚至是不吃,這是一種曲解。

無添加糖”=“無糖”? 添加糖指人工加到食品中的醣類,包括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及果葡糖漿等。 而食品中的糖包括食物本身含有的糖和添加糖兩部分,如果食物本身的含糖量高,即使無添加糖,總含糖量也會高。

留言